适合出游,挺好玩的,三日游适合。
路线:从北京自驾去,走京沈高速,到14出口(唐山东)转唐山东环(津唐高速)往京唐港方向,走23公里,转唐港高速走到高速终点就是京唐港了,去浅水湾、金银滩、菩提岛等处有指示牌。下高速到浅水湾约20分钟。
乐亭三岛
全区规划面积73.25平方公里。旅游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百万人次。
石臼坨岛(菩提岛)面积为4.4平方公里,是华北第一大岛,有"孤悬于海上的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岛上有各种植物260多种,更有大片菩提树林,北方所罕见,建有潮音寺和朝阳庵遗址等佛家古迹。
月坨岛(月亮岛)面积为10.5平方公里,因形似弯月而得名。周边有天然的海滨浴场,沙净水清,是避暑度假胜地。有运河、船闸、风情木屋、荷兰风车等异域风情建筑。
打网岗岛(祥云岛)面积为17.5平方公里,海岸为优质天然细沙,是天然优质海滨浴场。海岛北侧与陆岸遥遥相望,构成双道复式海岸线,为世界罕见的水陆奇观。
三岛北侧陆岸,面积40.85平方公里,区域内现有翔云岛林场、三岛旅游码头、三个渔码头及大片的稻田、虾池、滩涂和湿地景观。
月头岛是京郊比较近的一座海上小岛,然后风景还是不错的。
如果从北京周边城市出发的话,跟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直接坐大巴到月头岛的这个港口。坐轮渡直接上岛,如果天气好的话,轮渡过海的时候风景还是非常好的。
再说月坨岛的特色水上的木质小屋,然后住宿是非常有特点的,晚上拍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网红打卡的位置。
另外在月坨岛的一侧有一个露天的温泉浴池,面朝大海可以在里边泡温泉嬉戏。
早晚也可以去海边去赶海,有一段沙滩是可以走下去赶海捡贝壳玩儿的。小鱼小虾贝壳儿之类的。
再说不好的一点就是。早上的伙食不是特别好。而且没有什么其他的游乐设施,只是看看风景。
月坨岛因呈弯月状而得名,是天然的浴场和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中国最美的八个海岛之一。
月坨岛位于河北唐山的南部渤海中,好似镶嵌在渤海湾中的明珠。想去月坨岛旅游自驾的话怎么去,从北京出发自驾去月坨岛路线是什么。
全程高速方案:京沈高速 — 行驶159公里 京唐港 乐亭出口 — 唐津高速 — 行驶24公里 唐港高速出口 — 唐港高速 — 行驶70公里 沿海高速互通 — 天津方向行驶7公里 — 乐亭南出口下 — 一直南行直至抵达捞鱼尖码头 即三岛旅游码头
方法/步骤
6/6 分步阅读
月坨岛的住宿分为岛上或者出岛,岛上就是坐船到岛上,然后住一晚在回来,出岛就是在附近选择住宿,两种方式各有利弊,住在岛上的优势是可以时间更充裕,晚上的夜景也是很美的,而且人多很热闹。
2/6
缺点就是价格相对比较好,小木屋的性价比不高,岛上的餐饮不太好,出岛住一半都是民宿,就是普通的房子。
3/6
但是岛上吃饭太坑,海鲜一般,千万别点蔬菜,都是脱水蔬菜,味道也不敢恭维,去的话建议自备干粮。
六月底刚从乐亭回来,而且去过几次,比较有发言权。
第一次去是三四年前的端午,是因为看到微信圈里有小程序介绍小马尔代夫景色不错才去的。四个小时的车程,愣是堵了将近八个小时才到。那会是住的浅水湾浴场里的海边旅店,出门50米就是海。海水还算比较干净,稍微走远点就能抓到小螃蟹贝壳什么的。从浅水湾到月岛开车半个多小时,停车费10元不限时。坐海船大约20分钟上岛,就是片子里放的那样。里面也有个浴场,水也不错,跟潜水湾差不多。然后小木屋的旅店算是一景。但是白天没什么看头。而且那会还没装空调,屋里闷死。但是往岛深处走,还没怎么开发,海边带着孩子挖了很多小寄居蟹和小蛏子,孩子很满足,挖沙子也很开心。赶下午五点末班船离岛。然后九月份又去玩了一会,感觉还可以。两次玩都是住在浅水湾浴场,第二天一早去月岛玩一天。住宿两大人一孩子平时价一间房不到100一天,周末翻倍,过节三倍。吃饭基本上一条海鱼加两三个菜,二百以下别考虑。
这次今年六月底去的,浅水湾浴场因为环保不达标停业了,有点失望。月岛上海上小木屋,官价六七百,找里面开游览车的小伙能便宜到五百多一天,不过有空调了。吃饭不咋地,贵不说,味道也一般。以前月岛浴场边上有个大餐厅是自助餐,69一位,餐不错,虾很好吃,管够。这回去,没有了,单点了,虾是88一份。别的餐厅的价格,跟北京比不差。玩儿还是沙滩,挖小螃蟹什么的。
对了,忘了说,月岛成人门票含往返船票120一张,小孩儿减半。值不值大家自己合计。主要是带孩子的多,如果图离北京近,自驾游,可以考虑。但是跟马尔代夫的海比……是吧,不说了。
说那儿脏的,确实。唐港那全是大车,肯定脏,也有污染。不过海边还好,县城里也还好。有个很大的市场,可以买点海鲜,找店家加工。
路上走的京津高速,单程四个小时左右。高速费单程不到二百。大概就这个情况,给大家介绍下,希望能帮到你们。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fqcxntg.com/post/13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