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从当时最喜爱的读物《少年报》上,首次看到关于乐山大佛的报道,从那时起就对我们国家这座世界第一大佛有了深深的想往。前几年,有幸到四川,来到大佛脚下,亲眼赡仰了大佛的巍峨法相,看到大佛宝相庄严,巍巍矗立,群山环绕,绿树掩映,江水悠悠,徐徐流过,更是对大佛,同时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产生了深深的敬仰之情。
瞻仰途中,导游兴致勃勃地向我们介绍了大佛的建造过程,并历数了大佛的种种神秘之处,包括大佛几次不忍视人间罹苦而或闭目,或流泪,及人间祥瑞之时而佛光闪耀,同时他也向我们说明了科技工作者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和解释,即颜料脱落、酸性腐蚀、视觉错位,等等。虽然我也理解这些解释,但我更愿意相信的是,大佛真的有灵,并在冥冥之中观察和护佑着他的子民。
因为如果佛祖真的有灵,并在不断主持着公义和天道,那么,我们的心中就会更加安宁,并在纷纷扰扰、嘈杂喧嚣的尘世中,为自己再找到一块精神上的乐土!
近年来关于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报道并不少见,这也为这尊世界上最高的石刻佛像蒙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面纱。乐山大佛并不是唐德宗修建的,他是从唐玄宗时期就开始修建,此后历经90余年的时间,到了唐德宗时期才修建完工。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的交汇处,此处水势情况复杂,唐朝时期经常发生沉船事故。乐山大佛修建的初衷并不是当作旅游景点,而正是为了避免沉船事故的发生。当时的人认为在这三江交汇处修建一尊大佛,可以镇住江水,避免沉船事故发生。
古人有这样的观念是跟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关的,当时的人普遍比较迷信,因此会有这样的想法。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大佛能镇水这样的说法很多人未必会相信。不过,巧合的是自从大佛落成后,这个地方就再也没有发生沉船事件了。因此很多人更加相信是大佛显灵啦。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一点,乐山大佛外形看起来是一般的佛,但实际上是一尊弥勒佛。我们现在看到的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形象是从五代十国时期开始的。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名为契此的布袋和尚,被世人认为是弥勒佛转世。这位布袋和尚正是大腹便便,笑口常开的形象,在布袋和尚圆寂后,人们就以他的形象作为弥勒佛的形象。而在五代十国之前,包括唐代在内,弥勒佛还是古佛的形象。
乐山大佛只是一尊弥勒佛的石像,那么为何会多次出现“闭眼流泪”的现象呢?
佛像并不是有血有肉的活人,他自然是不会闭眼流泪的。但是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乐山大佛至少在1962年,1963年以及1976年等年份出现了所谓的“闭眼流泪”现象。这个问题曾经也引起了当代科学家们的兴趣。在经过一番调查研究之后,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的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诚邀,如题。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原本人们认为,佛像只是不会动弹没有感情的泥塑,但是在唐朝年间修建的乐山大佛却被多次记载“闭眼流泪”,像是对世间不平的回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编是不相信有鬼神的。所谓鬼神,实际上就是古人不懂天地风雨的形成,生老病死的演化所臆造的一种寄托。但是民间传说也往往不是空穴来风,既然乐山大佛流泪甚多次,以至于被很多人目击,所以这里面肯定有某种不为人知的自然变化了。
那么是如何的自然变化才能造就大佛流泪的奇迹呢?
实际上这与大佛被侵蚀有关。由于乐山地处亚热带地区,大佛又在江边所以水汽极为旺盛,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加上战乱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导致大佛眼部颜料脱落,看起来像是闭眼,长期面部没有清洁被雨水侵蚀因此看起来就像流泪了。这就是大佛掉泪的神秘之处了。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先说一下民间津津乐道的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详情,最近的一次是建国后,那是说的有鼻子有眼儿的,大概是六二年,由于四川遇上了百年难遇的三年连天的自然灾害,被饿死的老百姓数十万计,在乐山大佛前的三江汇水面上漂浮了很多难民的尸体,乐山大佛实在不忍看到这人间惨剧,在那一天他痛苦的闭上眼睛,默然泪零。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这都是人间牵强附会的段子而已,咱们先看一张有关于乐山大佛最早的老照片吧,这是1909年6月一个来自于法国的旅行家谢阁兰拍摄的,此时的乐山大佛不但眼睛闭上了,而且五官也风化的十分模糊了,当时清政府正在对大佛进行修缮。然而还没等大佛修缮好,清政府已经在1911年的枪声中倒台了。
这张照片是民国修缮后的样子了,和现在的样貌有所差别,大佛的脸上就有人们所说的泪痕,其实造成这样因素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笔者实地探访过这里,据当地人讲最早以前大佛头部这里是有木制的顶子的,可以给遮风挡雨,但是随着改朝换代的动乱无人管理修缮,很早就已经腐烂掉了,大佛整个就暴露在外,这样每次下雨大佛的面部总会被大雨冲刷,时间长了就被风化了。看起来也有道道泪痕的效果。而且乐山大佛所在的山体,经笔者实际考察石质相对较软,容易被侵蚀,所以一旦长时间不加以修缮,佛像的五官就被风化模糊,从而造成佛像闭眼的视觉假象。
(此图为1968年大佛修缮后老照片)
下面在发几张笔者于2017年拍摄的大佛,以馈各位朋友。
(谢谢观看)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佛像。它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修建于唐朝初期,历时90年,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相传,唐朝有个叫海通的高僧,他博学多才,常常救百姓于危难。他听说在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交汇处的凌云山下,那里波浪滔天水势凶猛,时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情。
于是,他就决定亲自去查看一下。这一天,他来到凌云山脚,正好看见一个汉子躺在水边一动不动。海通和尚急忙上前,把汉子背到岸上,过了好一阵,汉子才慢慢醒来。
原来,那汉子是个石匠,他眼见许多船工兄弟在此送了性命,心里实在不忍,便想在石壁上凿一路篙眼,让来往的船工们将竹篙插在篙眼中,就可以撑住木船从而避免惨剧。谁知他刚打了几下,一个恶浪扑来,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石匠的行动感动了海通,第二天,他叫上石匠登上凌云山察看,此时正好有一船只顺江而下。突然,水中猛地转出了一个怪物,掀起一股黑浪,瞬间就吞没了船只。
海通一迭连声地口念“阿弥陀佛”,并说道:”不如在这山岩上凿一尊弥勒大佛,既能收妖镇怪,又能减弱水势,保护行船。”石匠听了连连点头。于是石匠就在凌云山上打了个石洞,让海通和尚在洞内居住下来。
为了筹建大佛,海通和尚就翻山越岭到江淮一带,他一边化缘一边物色能工巧匠。经过了 整整三年的准备后,在开元六年他便开始动工。
谁知当地有个爱财如命的刺史,他听说海通和尚化缘得到了许多银子,就带着一群衙役来到凌云山上强逼海通交出来。
海通和尚却淡淡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就是,我可以把自己的眼睛送给你,但是佛祖的钱财你却休想拿去。
贪官看威逼不成就来明抢,于是海通和尚便挖出了双目交于他,贪官看见海通剜下双目后依然毫不动容的神色,早已吓得目瞪口呆,只得灰溜溜地离去。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寺侧,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之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总高达71米,头部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大佛依山而凿,临江危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神态肃穆,目光微垂,仿佛慈悲地注视着世间众生。
乐山大佛的开凿历时约90年,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开始,至贞元十九年(803年)完成。它是古代人民为了普度众生、减缓水势而建造的。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此外,大佛右侧的九曲古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山道,沿绝壁开凿而成,曲折九转,奇陡无比。
乐山大佛景区不仅包括大佛本身,还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等组成,游览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乐山大佛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宗教雕塑,也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象征,以及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和佛教文化的辉煌,至今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瞻仰和研究。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9],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排水系统。它的排水系统设计巧妙却又隐而不见,对保护大佛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佛身体各个地方存在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走在大佛的脚下一个人还没有大佛的脚趾高。
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fqcxntg.com/post/13613.html
上一篇
加盟旅行社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