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早就辟谣了,好吗!北京的中轴线朝向是正北正南,根本没有所谓的朝向西北。
这个谣言是当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犯了一个低级地理知识错误。
当年他们用“北京时间”的子午线来与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对比,发现故宫朝向没有与子午线对齐而是朝向了西北方向。结果以为是重大发现,各种专家学者找各种理由来蹭热点强行解释,如遥感元上都说、汉人反抗说、磁针定位说等等,玩的不亦乐乎。
但最后还是发现了问题所在:“北京时间”的子午线是东经120°,北京地方(北京故宫所在地)子午线是东经116°。
这个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当时间到达当地正午12点时太阳应该是正南方,而当东经120°到达12点时,东经116°还差16分钟太阳才会出现在正南。如果在北京时间来看的话故宫的中轴线是指向西北的。
其测量出的东经116°子午线大概就如下图所示:
(子午线,又叫作经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为地球表面连接南极和北极的半圆弧 。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且在南极和北极相交。每一根子午线都有数值与它相对应,这个数值就是经度。)
古人的建筑一直讲究着中正的思想,尤其是建造皇宫,这样重大的事情格外注意。而北京故宫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的。
而后来建造的故宫,就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铺开。也就是说元明清三朝的皇帝的龙椅,就摆在中轴线的正上方。
倘若中轴线都歪了,那就说明皇帝的龙椅一直没有在正位上。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现这件事情的是著名的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夔中羽,他在2004年研究北京中轴线的时候,曾经拿到了一副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
但是后来由于看着入神,不知不觉的脑袋越来越偏。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好像地图有点歪。后来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然而负责人告诉他本来就是歪的。
一向尊崇科学严谨的夔中羽不信邪,住了几百年的北京紫禁城怎么可能是歪的呢?古人可是非常迷信的,中轴线怎么能歪呢?
其实就算普通人,也能发现中轴线偏移的这一现象。最简单的就是买一本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北京地图。沿着永定门桥,把地图的上下左右都折一下。
折好了之后再打开,出现的这个折痕就是经过永定门桥的子午线。按照道理来说,子午线应该是和中轴线重合的。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中轴线和子午线并不重合,出现了一个偏向西北的角度。有没有可能是地图不准呢?
在如今的高科技下,地图不准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如果说是有偏角,到底有多大呢?
后来夔中羽老先生用用了科学的测量方法,算出来了中轴线和子午线的夹角为两度十几分。
中国古代有两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堪称完美,融中国古代的建筑学、堪與学于一体,至今为世界瞩目,如唐长安城和宋汴梁城。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皇城的规模宏大以及两城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它是城内最重要的中心大道,也就是所谓"御道"。
(唐.长安城平面略图)
我们知道,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经过几次改建而后完成的,我国封建王朝的都城建设中,都汲取了大唐长安城的建筑规矩,尤其是广场中轴线都是採取南北子午向,东西对称。
(这是宋汴梁城平面设计图)
元大都城是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新选择的城址上经过祥细规划而后建成的一座大城。
我查阅了众多资料,关于北京城的变迁著述较多,对于南北向偏差一、二度的问题,城建专家们承认这个现象,但是,为什么偏差,则无专述。
有航测界朋友沿着这条中轴线一路向北,这条中轴线经过270多公里的延伸,到达古开平,而这里恰是元上都遗址所在地。
元世祖忽必烈当时实行两京巡幸制,冬天在北京办公,夏季则到开平。
正如前面两位讲的,北京的大致结构在元朝就基本确立了。当时北京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就设计了中轴线(如图1)
而元朝是由元上都迁都至北京的,而北京的中轴线不是正北而是正北偏西,就是指向了原本的首都元上都(如图2)
古代帝王,无论是造皇宫,造帝都,还是造陵园,其道路走向和房屋朝向,都不会与子午线完全重合。
虽然说君权神授,皇帝贵为天子,但是皇帝毕竟是人,帝都和皇家陵园都也不过是人入住的,所以人和神还是要区别对待的,所以包括明清的京城,古城西安,他们城市的南北中轴线都与子午线有夹角的,这也是对神的尊重,避免冒犯天威。
另外,古代对子午线的测量方法,与今天用上高精度的GPS与经纬仪测量方法相比,可能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能用今天的测量成果与过去相比。
总而言之,古代造城市,要考虑山川,地理地貌,风向,相对位置,战略要求,资源供给,城防布防,五行,阴阳等要素,和今天的城市规划要求想类似,但是古人对风水学的研究要透彻深刻的多。
古人建造的城市,除了对子午线的要求外,像我们现在大家都熟悉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一样,古人对街道城门等的命名,都含有规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fqcxntg.com/post/9893.html